道教汉服(穿汉服去道观)

hanfuguo8小时前古风兰韵1

本文目录一览:

道教与汉服之间,有着什么不解之缘?

众所周知,日本文化多源自中国,尤其是隋唐时期,中日交往日益频繁,无数遣隋或遣唐使涌人中国,使得大量的隋唐文化传人了日本。

在传人日本的文化中,就包括道教这一中国特有的宗教派别。道教的传人对曰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是与日本皇室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情况在飞鸟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对道家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天皇本是道教的神学用语,但在日本,这一神学用语却摇身一变成了统治者的称号,这不能不说是受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在日本历史上,第一位有明确记载的天皇是天武天皇。天皇这一称号是否始于天武天皇暂且不论,也不难看出日本皇室与中国道教的密切关系。首先,天武天皇本人是一位虔诚的道教徒,且精通道术;其次,他将“真人”冠于八姓之首,并限定只授予皇室一族;此外,他去世后,获得的谥号是“天停中原瀛真人”。

只此三件,便可说明日本皇室与中国道教确实有着不解之缘。直到今天,在日本的皇室典礼上,也仍然留有道教文化的痕迹,可见道教文化对日本皇室的影响之深。道教的内容是一门科学,而不是充斥着江湖法术、算卦的江湖组织!

是中华汉民族的传统服饰,相传为黄帝所创。据说黄帝见九天神仙所着衣裳,便效法仙人以演华夏衣冠。道教道袍,则是指道教徒平日所着的服饰,而道教徒举行传统的科仪斋醮所着的法袍也被归如道教道服的概念之中。

道教道服在以前几乎是完全和汉服一样。《三洞法服科戒文》记载:一者初入道门,平冠黄帔;二者正一,芙蓉玄冠,黄裙绛褐;三者道德,黄褐玄巾;四者洞神,玄冠青褐;五者洞玄,黄褐玄冠。皆黄裙对之,冠象莲花。

古代汉服有什么特点

汉服,又称汉衣冠、华夏衣冠、汉装、华服,是古代汉族传统民族服饰。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古代汉服的特点,希望你喜欢。

古代汉服的特点

汉族服饰博大精深,“上溯炎黄,下至宋明,以汉族(先秦时则为华夏族)人民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明显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集合。”如此界定汉服—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主要基于三点性质的考虑:

第一:汉服的民族性,即汉服是汉民族的服饰。而中国古代胡人所穿的服装不能称为汉服。民族是个整体的概念,所以一个汉族人所穿的胡人的服装,也不能称其为汉族的传统服饰。

第二:汉服发展的传统性,而传统又必须分为两方面,即传承性与统一性。汉服的传承性表现在:汉服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黄帝时期,并一直保留风格传承而不断的发展演化。汉服的统一性表现在从黄帝时期到宋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在历时近五千年的时间跨度,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空间广度上,所有汉族人的服饰在其主流中拥有的共同特点。即以右衽、大袖、深衣为典型代表。

第三:汉服发展的 自然 性,即非外力强制下,汉人自觉自愿的情况下,通常不易被人们明显觉察到的自然的发展,这也是一般事物或 文化 发展的常规规律。而汉服发展的自然性,更是一个民族传统服装的传承性的基础,即某一事物或文化,在其自身正常的发展轨迹之下的正当发展演变的方向。其方向,可以通过一般的规律,向前追溯其源头,也可以向后预测其发展方向。

以此界定下,中国古代,除了清装外,只要是明末以前的汉人所穿的服装,不论样式、地域、融合、分化、发展,都可称为汉服,而现代古戏装,除清戏装以外,虽然与古代有所区别,是依照传统风格合理改制而来,所以严格来讲也不可以称为汉服。而汉服,用肉眼是很容易将其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包括满装、洋装、现代装)区分开的,现在这种汉服,又多被称为“古装(清装除外)”。清朝的服饰,向前追溯,来源于满族的服饰,向后观察,也非汉服传统。所以虽然是汉人所穿,但不符合汉族传统服饰的“传统性”要素,所以不能划入汉服范畴;而汉人所穿的服装,其源流主要是来自西方,“唐装”马褂、旗袍等主要源流来自满族的传统服装,所以不能称为:汉族的“传统服装”。即要分清,一个汉族人所穿的服装和汉民族整体的传统服装之间的区别。汉服是世界上 历史 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装,是华夏 礼仪 文化的必要组成,通过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舆服志千年不变。汉服的每一个特点都可以在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经史子集里找到依据。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黄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汉服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 美学 ,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锦绣中华、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古代汉服的服饰影响

汉服由于华夏儒家王道文化的传播而影响深远,周边民族、包括许多其他儒家文化圈(汉文化圈)国家通过效仿华夏礼仪制度借鉴了汉服的某些特征,用于吉凶宾军嘉五礼。此外,华夏宾礼也规定四夷之君必须穿本国服饰朝见中国天子,谓“蕃主服其国服”。汉唐藩属体制中,周边民族首领存在着定期朝见皇帝的所谓“朝集”制度。无论是外国君主及其使者或者臣子朝谒中国天子,接受官职,贡献方物,还是中国天子宴请外国君主,外国君主都要穿国服奉礼。国服制度促使了周边民族形成自己的民族服饰。比如,契丹太宗入晋,接触到中原衣冠制度,北归后,参照中原服制制定了本朝国服与汉服制度。历朝有《职贡图》描绘他国国使服饰。

鲜卑

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着汉服。495年1月13日(太和十八年十二月 初二 日)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主要内容有:

禁止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着汉服;禁止说鲜卑话,以汉语为唯一通行语言;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籍贯,死后葬在洛阳,不准归葬平城。

日本

和服在日本称为“着物”或者“吴服”,意为从中国的吴地(今江浙一带)传来的服装。在日本的奈良时代,也即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 国学 习中国的文化艺术、律令制度,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当时他们还模仿唐制颁布了《衣服令》、《养老令》模仿唐朝朝服制度用于即位礼、冠礼、婚礼等周礼仪式。元正天皇下令全日本改用右衽。

平安末期武家势力壮大,效仿公家装束制作礼服狩衣、常服水干。此外还有直垂、肩衣、裃。江户时代中期至后期,德川幕府崇尚儒学,开展了复礼复古的天宝“装束御再兴”运动,复兴公事主义,日本有职故实家开始对装束的考证,并且复兴了天皇黄袍的染色技术。德川家康的《禁中并公家诸法度》规定了天皇及诸臣的服制,主导复礼复古。德川纲吉还颁布了《服忌令》效仿中国的丧服制度。同时,日本也效仿中原士大夫考证汉服的方法,通过公事主义体系的明経道、纪伝道对儒家经典的考证以及有职故実家对于装束的继承,形成了日本特色的服制。光格天皇、孝皇甚至复原了冕服用于登基大典。

考证复原十二单的日本江户时代的《装束要领抄》承认:“厩户皇子始定冠位十二阶大宝以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异益。本邦通中华也始于汉,盛于唐世时。朝廷命贤臣因循于徃古之衣冠而折衷于汉唐之制,其好者沿焉不好者草焉而为。本邦之文物千岁不易之定式也。如宋景濂误曰:“千来犹效,汉衣冠元是”。本邦之古传也岂效汉唐之制而已乎。故夫圣世始为衣冠而美风俗,以正上下礼仪,人无礼仪则何为人?岂非当务之急乎?”

德川家康把小笠原流立为官学以来,通过藩校讲授使小笠原流礼法广泛传播。1632年《小笠原家礼书》出版。日本江户所采用的是受朱子家礼所影响的武家小笠原流礼法以及伊势流礼法,这是现代日本礼仪和现代和服的基础。清人亦认为日本衣裳同于汉制。1938~1939年《礼仪作法全集》9巻刊行,1941年日本文部省制定《礼法要项》,普及了小笠原礼法,包括服装、礼仪(冠婚葬祭)。《礼法要项》第九章规定了平民男子冬季礼服纹付羽织袴、夏季浴衣和女子礼服、访问服等。

朝鲜

唐代时期,新罗请求唐太宗赐汉衣冠,革除新罗服饰,以同于中国。李氏朝鲜中期之后朝服吸收了明朝服装式样,悉遵华制。特别是女服朝高腰襦裙发展,而官服、朝服、宫廷重要礼服亦一直保留汉服制度,并随汉服变化而变化,如唐朝时官员的乌纱幞头的后系带为下垂带样式,新罗官员幞头同为此样式,而明代之后改为展角样式,李朝也改为短展角;如李朝王后大礼服一直都为中国皇后翟衣样式。而现代朝服和汉服的主要不同之处:汉服一般是交领右衽,也有对襟的(V字领),而朝鲜服装的交领不明显,近似小v领;女服裙子束的特别高,而且下襬十分宽大、蓬松。

越南

越南古称交趾(中国称作安南),968年,丁部领(丁环)建立丁朝(大瞿越国),开始成为独立的封建王朝,两年后(970年)自称皇帝。在服饰上,尤其是宫廷礼服,皇帝、大臣的朝服,几乎就是中国汉族王朝宫廷礼服,皇帝、大臣朝服的翻版,试以越南末代皇帝保大所着之弁冠、兖服来看,与明朝宗藩服饰如出一辙,不过比之明朝皇帝,其造型显得小一号而已。以汉族帝王的正式礼服——冕旒兖服为例,明代皇帝的冕旒是十二旒的,越南是六旒的。满清占据中国之后的两百多年间,与中国南疆山水相连的越南,仍然完好的保存着明式衣冠,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在越南存留下来的许多珍贵照片和大量的历史资料可以明确的反映出这一点,如1898年驻云南府(今昆明)的法国领事方苏雅(1857.8.20—1935.7.4)所着龙袍的照片,被许多人误认为是古代皇帝的龙袍或者中国戏曲中的装束,实际上,方苏雅所着之服,乃是越南皇帝的朝服,从造型看,和明代宗藩、大臣的朝服一般无二。

古代汉服的主要形制

现代汉服在古代考据汉服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由于现代社会人人平等,古代的朝服、官服、平民服、奴隶服不提倡),有了现代汉服自己的特色。

(一)中衣

主要特点:百搭,搭配常服或礼服

细分:中衣、中裤、中裙、中单

(二)常服

主要特点:窄袖

场合:非特定重大 节日 或小节日如( 端午 节、 中秋 节)穿,平常穿的服饰

(三)礼服

主要特点:

(1)(隆重)三重衣广袖礼服:广袖的中衣、三件以上广袖上衣、单片裙

(2)(简洁) 琵琶 袖袄裙礼服:琵琶袖+马面裙

礼服主要有以下5种:

1、三重衣礼服:广袖的中衣、三件以上广袖上衣、单片裙

2、袄裙:琵琶袖+马面裙

3、结婚礼服(汉服婚礼):主要特色红色(汉制:红黑搭配,唐制:红男绿女,明制:红色)

4、祭祀礼服(玄端)

5、丧服(纯黑或纯白色)

(四)裋褐

主要特点:运动、家居穿的。一般是窄袖上衣搭+垮裤

(五)宗教服饰

主要有道教的道服、佛教的僧衣、巫教的巫女服等。

1、道服:道教的道士和道姑的服饰

2、僧衣:佛教的和尚和尼姑的服饰,衣色一般淡色单色

3、巫女服:巫教的巫女和神汉所穿

【按款式分】

(一)襦裙

特点:裙衣分体,可搭系带,

1、高腰襦裙 基本特点:高腰

2、交领襦裙基本特点:上衣交领

3、对襟襦裙基本特点:上衣对襟

4、齐胸襦裙基本特点:上衣齐胸

5、袄制襦裙(袄裙) 基本特点:上衣交领、琵琶袖6、中腰襦裙基本特点:中腰

7、半臂襦裙 基本特点:上衣半臂

(二) 深衣

深衣特点:裙衣一体,可搭腰带、

1、直裾深衣

2、曲裾深衣

3、直缀深衣

4、圆领袍衫

(三)外搭

1、大袖衫

2、斗篷

3、半臂

4、比甲

5、褙子

鞋簪配饰

(四)内衣

中衣、中裙、中裤

道教衣服如何划分等级

;     道教衣服如何划分等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道教中法衣一共有七个等级:

      1、黄色法衣:王者所着,在法衣中属于上等。天师圣主常着黄袍。

      2、紫色法衣:大师讲经所着,也可为天师老臣,高阶法师。

      3、红色法衣:上等法师所着,用于上表祈福。

      4、青色法衣:中等法师所着,拜斗,祝寿经常会用到。

      5、绿色法衣:下等法师所着,一般是散人仙客会穿。

      6、黑色法衣:斗部着。

      7、白色法衣:冥司着。

      拓展资料:

      道袍介绍:

      道袍本身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源自于中国古代汉服“褶”(相传由周武王亲制),在明代演变为了道袍,是明代男子居家时经常会穿的外衣,也可作为衬袍或平民男子婚服。后来在清初“剃发易服”的政策下消亡。其特点是衣服呈直领,大襟,两侧开衩,有暗摆,属于汉民族最具特色的传统服饰之一。

      另一种则是道教服饰。道教道袍指的就是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长袍。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以上服装,均采用了肥大宽松,以寓包藏乾坤、隔断凡尘之意。又采用了直领,以示潇散。道教道袍传承有序从未断代。

      以上就是的分享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教龙门派穿的道袍是汉服还是马褂??

道教产生之初,道衣曾以氅(鹙鸟羽毛)拈绒,然后编织而成,称鹤氅。其制法早见于汉武帝时方士栾大穿着的

羽衣,无袖披用,展如鸟翼,取神仙飞升之意。南朝宋代陆修静定道服有披、褐两种。披即披风类衣物,如讲法师披于肩背的霞帔(绣云霞花纹的短披风,已于元代之后消失),褐即今所说的道袍。

传说在清政府的剃发易服中,有一条是儒从而道释不从,就是说普通百姓要随满族人的习俗剃发并着满族服饰,而和尚道士可以不变,依然穿明朝时的服饰,所以有人就认为现在的僧袍和道袍都是汉族服饰的延续,其实这种认识是有误区的。

满清官方从来没有过"十从十不从"之说,"儒从而道释不从"更是无从谈起,那些汉地僧人自是不用改易,他们早在五胡时代已经剃发易服了(五胡乱华以前,汉族政权禁止汉人剃度出家),并且佛教以袈裟、衲衣(又名"粪扫衣")为僧服,常服虽有海青、大褂这样的汉服,却并不被认为是僧服,而且汉服所承载的华夏文化(法天则地),对于僧服所传递的佛教文化(四大皆空),也没有任何服饰起源历史上的影响联系。但是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唯一带有鲜明汉民族特征的宗教,不仅保留了汉族发髻,以及衣裳之制,并且认为,玄门是华夏之教,道经曰遂古之初,太上立教,传道华夏,教我三皇五帝,法天则地,而制衣裳,使华夏之人服衣裳而明大道也,道教历代圣真皆是华夏之人,不背祖宗之教,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故必得华夏衣冠而服之,道教道士又名曰黄冠道士,意即身著黄帝衣冠的有道之士。因此,我们要了解道佛两教所存在的华夷之辨,岂能不问渊源而任意混为一谈,这其实就是对道教的民族属性及其发展历史的不尊重。道教法服源自中国衣冠,而佛教僧服源起印度,与华夏衣裳毫无关系,不能因为印度人民当年方便传教,披上一件汉衣,就能与道教一同划分成为汉族汉服的传承者,而这也是对佛教教义及其发展历史的不尊重。所以说,只有澄清佛道两家不同衣冠制度的始由,才是对道佛两教不同宗教信仰的尊重。

在明末山河破碎之际,道教作为汉衣冠的保留者,满清异族并没有放过之,下剃发易服令后,曾一度逼迫道士也需剃光头,否则还俗,还要烧毁宫观,后来龙门派的王常月祖师,为保护教众,延续道门,这才不得已穿上了混元巾、对襟马褂以表示接受满人的奴役,才延续了道教的教团组织和发服制度。直到今日,混元巾、对襟马褂这两种服饰,仍然穿着于国内外众多道人的身上。但是,虽说混元巾出现在清代,究其制度仍旧属于汉族道教的九巾之类,而对襟马褂作为清代以后道士的常服,则带有明显的满清遗风,犹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唐装"。然而,在道教戒律中规定,诵经法事不得穿这种马褂常服进入殿堂,必须穿着交领右衽的大褂,才符合道教道士要体现出的威仪气度,这种教规恰恰与佛教相反(和尚要穿著袈裟诵念作法),正好反映出两种宗教从服饰文化上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民族血缘,所以,不能因为道教有把异族服饰当做常服来穿,就把道士说成是满族服饰的延续者,这对于汉族道教来说,就是利用那一段民族屈辱历史所进行的污辱,等同于让中国人耳闻日本右翼大声宣耀曾经侵占奴役中国的历史。

近代沿袭的道衣主要有:

①大褂,即长衫。蓝色,袖长随身,袖宽1尺4寸。

②道袍。蓝色,采取传统袍的款式,且有内摆,袖长随身,袖宽2尺4寸或1尺8寸。

③戒衣。受戒时穿的衣服。黄色黑边,袖长随身,袖宽2尺4寸。

④对襟绣花洞衣。着道衣时下配灯笼裤,或穿其他裤加裹腿。

综上所述,道教服饰与佛教服饰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属性来源,中国道教是植根于汉民族的宗教,道士的道袍才是汉族服饰的真正延续。

道袍颜色的七大等级

黄色:王者所着,在法衣中最为上等。天师圣主常着黄袍。紫色:大师讲经所着,亦可为天师老臣。红色:上等法师所着,上表祈福所用。青色:中等法师所着,拜斗,祝寿常用。绿色:下等法师所着,散人仙客亦着。黑色:斗部着。白色:冥司着。

黄色:王者所着,在法衣中最为上等。天师圣主常着黄袍。紫色:大师讲经所着,亦可为天师老臣。红色:上等法师所着,上表祈福所用。青色:中等法师所着,拜斗,祝寿常用。绿色:下等法师所着,散人仙客亦着。黑色:斗部着。白色:冥司着。

道袍有两种含义:

一种源自中国古代汉服“褶”(相传周武王亲制),在明代演变为道袍,是明代男子居家时的外衣,也可作衬袍或平民男子婚服。后在清初“剃发易服”的政策下消亡。 其特点是直领,大襟,两侧开衩,有暗摆,为汉民族最具特色的传统服饰之一。

另一种则是道教服饰。道教道袍指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长袍。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以上服装,均取肥大宽松,以寓包藏乾坤、隔断尘凡之意。又取直领,以示潇散。道教道袍承传有序从未断代为道袍之正宗

道袍有蓝色、灰色、黄色、棕色,暗红色,形制为:直领,大襟,右衽,大袖收口,衣领缀有白色的护领,衣身左右开裾,前襟(大、小襟)两侧各接一片内摆,打褶后缝在后襟里侧。

道袍是明代极其流行和典型的一种便服,在明代由于道教为国教,上自天子下至士庶无比把道袍当做日常穿著的主要服饰之一。道袍形制为:直领,大襟,右衽,大袖收口,衣领缀有白色的护领,衣身左右开裾,前襟(大、小襟)两侧各接一片内摆,打褶后缝在后襟里侧。

道袍也分为常服和法服两大系列。常服主要有大褂和道袍。大褂袖宽一尺四寸,右腋开襟,有两飘带;中褂则多为对襟。道袍,又称“得罗”,与大褂相似,袖宽一尺八寸以上,长短随身,青、蓝色,象征天色和东方青阳之气。

扩展资料:

道袍在明代的时候非常流行。几乎就是读书人的“标配”,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叫这种衣服叫道袍,因为读书人懂得的道理多。随着流行变化,道袍的衣身长短、袖子宽窄经常变化,到明末,袍服的“大袖子”已经发展到有些夸张的地步,衣短才过膝、拱手而袖底及靴。

道袍特点:

其一是“不与俗移”,也就是说不管社会上的人穿什么衣服,道士都保持自己的衣冠不变,这其实也是道士特立独行的人格的表现;

其二是“不异服”,穿的都是黄帝所制之衣冠,也就是汉族服饰,不穿其他的服饰。所以道教服饰千百年来,其实变动是不大的。

标签: 道教汉服

相关文章

道教汉服(道士服是汉服吗)

道教汉服(道士服是汉服吗)

本文目录一览: 1、汉服和道服有什么区别? 2、道袍颜色的七大等级 3、道教龙门派穿的道袍是汉服还是马褂?? 4、清朝时,道教如何保持汉服? 5、道教与汉服之间,有着什么不解之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