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儿童汉服裁剪图(儿童汉服裁剪图样)

hanfuguo2天前古风兰韵1

本文目录一览:

汉服怎么裁剪

根据《品汉服之美》一文,汉服的特点是交领右衽、中缝接袖,以系带为主。交领指衣服左右相交,意为阴阳交会。左襟压右襟,形成y字领型,意为右衽。为什么

汉服的衣襟是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为右衽。而北方蛮族的服饰一般是向左掩,称为左衽。此状况从春秋时代已出现,论语中记载孔子言: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要是没有管仲尊王攘夷,保全中国,我们就会被蛮族同化,也被发左衽了。

明代前期的汉服一般用束带系扎,不用扣子。明代后期较多于襟后处使用隐扣,但与满清服饰的盘扣有明显不同,明代后期用的隐扣主要是金属扣,见于女装及少数男装常服、军服、便服等。

(图中红色圈住的地方为宋制圆领袍的隐扣)

(图为明制立领汉服的子母扣,与下图满清服饰的盘扣,哪种好看?)

满清服饰以布制盘扣为主,扣带很长,极为显眼,大量用于礼服、官服、常服等各类型、各身份人物所穿的服装。为什么满清的马褂和盘扣的衣服被称为蜈蚣服呢?你仔细看一下满清服饰的盘扣,《品汉服之美》一文对汉服作出评价:汉服虽然是平面剪裁,但用料远远大于覆盖人体的需要。在裁剪之时,看上去虽然是平面直线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配合以束腰等手段,就会随着人体的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线条,无论从正面、侧面、背面看,都十分动人,和环境共同成为灵动的艺术品。这与中国文化中重视人与自然的共融关系,万物与我为一可谓互相辉映。

因此汉服不仅重视人体的各个侧面的线型,而且还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继而成为汉家服饰的特色。汉族传统服装中,贵族服饰的大袖,不仅是袖径的宽大,袖子的长度也十分长。

官员与老人的袖子延至指尖,再挽回至手肘,被称为回肘,我们看到戏曲舞台上,戏服的长度,其实就是汉服广袖的遗存。

汉服袖径宽大时可达四尺,这种宽大的剪裁,使得汉服在穿着起来之后,可以形成如行云流水般的流线,随风而动,但毫不拖拉,给人洒脱飘逸、仙风道骨的感觉。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典型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隐扣,但实际上仍有其他款式。

汉语里和衣服相关的词汇,通通是汉服的特点。

汉服的结构分为10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

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小衣包括汗衣(汗衫)、犊鼻裈。

(汉服内裤:犊鼻裈)

中衣包括上衣下裤、中单、曲领等。大衣即外衣,如深衣、圆领袍、衣裳、袴褶、裙襦,还有外套如半臂、褙子等。此外,还有配饰如袜、帔、革带、玉带、銙等等。

《勿让广袖衣裾成绝响》一文认为:“汉服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20多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锦绣中华的美誉,反映了汉族的文化礼仪,汉文明的核心是礼仪文化,而礼仪文化植根于服制,正如孔子所著《易·系辞传》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剪裁结构

古代布帛是人民向国家上交的税收之一,幅宽二尺二寸。

传统的汉服通常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手工布缝制。

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此背缝称裻。

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右衽。裾的长度分为要中,膝上,脚背上。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

虽然汉服的款式名称很多,但汉服的基本款式,主要有礼服和常服之分。

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式(上下分开,上身着短衣,下身着裙)、上下连缀式(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上衣下裤式、上下通裁等类型。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至今汉语仍然用“衣裳”这两个字作为服装的统称。其中“裳”指下裙,古代男女都可以穿着。

后来男子逐渐改穿袍衫作为日常服饰,上衣下裳的样式多保留在礼服中,如冕服。

而女子依旧以上衣下裳的样式为主,称为襦裙。襦裙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是几千年中汉族妇女最常见的衣着。襦指短上衣。裙,里衣也。古服裙不居外,皆有衣笼之。有说法称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一直持续到明末清据中国前期,因为剃发易服而终止!

上下连缀式又称深衣制,周代至汉代流行的曲裾袍、直裾袍都属于上下连缀式。古时上下通行之衣为深衣,代表时代特征的服装亦为深衣,深衣实可为古服之特征。言古服者,应先及之。何谓深衣,《礼记正义·深衣》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

士人取得科举功名后,就脱去白衣,改穿襕衫(官服)了。

明代出现的曳撒、贴里、鞠衣等也属于上下连缀式。

上下通裁的有圆领袍、直裰、直身、道袍等,特点是上下不分裁的袍服。

上衣下裤式又称裋褐,上身穿短衣,下身穿裤子,是劳动人民常见的衣着。

外套类有褙子、半臂、披风、鹤氅衣等。褙子是一种由半臂或中单演变而成的上衣。

程大昌《演繁露·背子·中禅》:“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背子者,状如单襦袷袄,特其裾加长.直垂至足焉耳。其实古之中禅也,禅之字或为单,中单之制正如今人褙子。”

相传始于唐,盛行于宋。《宋史·舆服志》云:“妇人大衣长裙、女子在室者及众妾皆褙子。”宋明皇后常服红罗褙子。披风由褙子演变而来,于明代出现。

儿童汉服编发教程简单好看

简单好看儿童汉服编发教程如下:

可以分出两股头发,扎上两个丸子头,配上蝴蝶结发饰;也可以将头发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编辫子吊起来,下部分散开,再搭配发饰;最简单的就是扎两个麻花辫。

小孩子穿汉服常见于拍写真的时候,日常着装也可以。既然穿上了汉服,那么当然是搭配汉服头了,男孩子比较简单,扎一个苹果头再戴上发带即可,女孩子扎汉服头的花样就比较多。

儿童背心裁剪方法

1、首先按照纸样将背心的前后片裁剪出来,前片要特别标记好内折线(这个很重要一点要标记清楚,做领子的时候是必须的。)

2、将前后片正面相对,缝合肩部,侧面 。

3、将领口展开,量左前片和右前片的标记点A,B之间的长度 。

4、用AB长度减5-6CM,剪螺纹一条,宽度为你需要做领子的两倍(因为制作需要对折,一般孩子的取5.5-6CM) 。

5、将螺纹长边对折,在沿中间横向对折,沿下图中蓝色弧线将螺纹剪成两头椭圆形,如下图。

6、将螺纹对折,标记中心点,与后片领部中心点对齐,落针,分别向A,B两侧缝合。

7、缝合的过程中需要稍稍用力拉扯螺纹,接近A或B点的地方,将螺纹剪出来的弧度拉直对齐领子边缘,止于A或B点如下图,

8、缝合好螺纹后,将前片内衬部分沿A或B点内折,如下图 。

9、走直线固定 ,如下图所示。

10、翻折出来,领子的边缘一定要把直角用手或者锥子推出来才好看喔。

11、接着做袖口 取与袖口基本长度一致的螺纹,宽度可与领口一致, 对折缝合。

12、将缝合处往两侧展开,如下图 。

13、将螺纹对折,将缝合的地方包在内侧,如下图。

14、将背心部分翻折,内层朝外,螺纹外层朝外,如下图试缝合。

15、沿领口走一遍直线或者Z字路线,将翻折过来的螺纹固定。下摆的做法同,按上扣子,就完工了。

扩展资料

1、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裲裆是背心的雏型,为敞领无袖束腰衣,仿自汉代的裲裆铠,取其“当背当心”之意(见图),宋代称作背心。至清代, 背心形制多样,有大襟、对襟、琵琶襟等,且男女皆可穿用。

2、其中一种正胸饰一排13颗横纽的“巴图鲁(满语勇士)坎肩”,初用于朝廷要员,后也为一般官员穿用,士兵还将背心用作号衣。民国时期,劳动人民多将背心当作外衣穿。现代生活中穿用背心已十分普遍。背心一般按其制作材料命名,如皮背心、毛线背心等。

3、它可做成单的、夹的,也可在夹背心中填入絮料。按絮料材质分别称棉背心、羊绒背心、羽绒背心等。

4、领、立领、翻领、驳领等。背心长度通常在腰以下臀以上,但女式背心中有少数长度不到腰部的紧身小背心,或超过臀部的长背心(又称马甲裙)。

5、背心一般按其制作材料命名,如皮背心、毛线背心等。它可做成单的、夹的,也可在夹背心中填入絮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背心

汉服裁剪制作图

;ID=219547page=1直裾深衣的裁剪制作

;ID=219553page=1曲裾深衣的裁剪制作

;ID=64609page=1襦裙简易裁法

相关文章

3岁儿童汉服裁剪图(儿童汉服的裁剪制图视频)

3岁儿童汉服裁剪图(儿童汉服的裁剪制图视频)

本文目录一览: 1、儿童背心裁剪方法 2、怎样做儿童汉服 3、儿童汉服平常的款式 4、儿童长袖t恤裁剪图尺寸计算公式 儿童背心裁剪方法 1、首先按照纸样将背心的前后片裁剪出来,前片要特别...

3岁儿童汉服裁剪图(儿童汉服连衣裙裁剪图与制作)

3岁儿童汉服裁剪图(儿童汉服连衣裙裁剪图与制作)

本文目录一览: 1、儿童长袖t恤裁剪图尺寸计算公式 2、儿童汉服编发教程简单好看 3、汉服怎么裁剪 4、儿童背心裁剪方法 5、汉服裁剪制作图 6、妈妈花6元买布头配旧布袋为孩子缝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